同人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归黄金年代在线阅读 - 第九百一十一章 股市

第九百一十一章 股市

    江东的那块地拿下来速度很快,不过中山路以南的那片地目前还到不了手,现在只是初步的谈下来而已,因为目前农田和当地村落的存在,需要地方上做一些安置工作,真正到手最早也是明年夏天的时候了。

    此外,就是宋援朝原本住的弄堂那边的事了,为此宋援朝已经通过关系和那边区里进行了谈判,提出了对这个区域的改造方案。

    相比拿两块地,老弄堂的改造难度就大了不少,毕竟这里是市中心,许多人在这里住了两代甚至三代人了,一下子离开原来所住的地方,从心理上有些难以接受,而且一下子从市区搬到第八区西南方向,还是中山路外围向南的区域,有些人也很难接受。

    但宋援朝要对这个区域进行改造是许多年前就有的想法,何况他这个项目的投入并没有考虑在商业上的过多利益,相反宋援朝是想以老弄堂那边的老建筑改造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样貌,同时也通过改造的手段解决这里脏乱差的环境,从而建造一个别具一格的旧沪海风格的小区。

    说白了,这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新天地模式,但却以住宅区而不是商业开发为主。

    此外,对于那些老街坊邻居,宋援朝也没有想借这个机会把他们全部赶走的想法,反而更希望大部分街坊邻居能够继续留在原处,和以前一样生活。

    当然了,改造的基础上,是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就算宋援朝希望一些老街坊邻居留下来,可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以后改造完的石库门房,会恢复到最初的一幢一户的格局,而现在这里一幢住着好几户人家呢,自然是不可能满足。

    愿意留下来的,可以花一笔钱补齐改造差价,从而获得拥有整幢楼房的产权。而掏不出这笔钱的,宋朝援也不会亏待他们,以后可以搬迁到新楼盘那边去,获得比原来住房面积大了许多的新房子,从而改善居住条件。

    这个方案是宋援朝综合考虑后确定下来的,说句实话采取这个方案在里弄改造这个项目上不仅不赚钱,还会有一定的亏损,亏损的部分会由新小区多余的商品房来进行商业cao作上的弥补,从整体来说两个项目是同时进行的,最终的获利并不多。

    但这么做宋援朝认为是值得的,何况现在沪海的房地产刚刚开始,房子的价格也不贵,拿地成本和建造成本都很低,根本不是数十年后高昂的拆迁费用能相比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目前来看项目不赚钱,但长远来计算宋援朝依旧是获利,而且是获利异常丰厚。宋援朝也不是女干商,更不会把老街坊邻居当剥削对象,他这个方案说实在的非常优厚,甚至优厚到了地方协调的同志有些不理解的程度,不过宋援朝也没多解释,直接让刚刚成立的沪海地产公司的人按照他的要求去处理就行,至于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11月26日,沪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第二个月,也就是12月19日,沪海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标志国内在改革开放后股票市场的重开。

    比沪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稍晚的还有鹏城证券交易所,鹏城证券交易所是12月1日成立的,这个事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大事件。

    几十年过去了,国内知道并了解股票市场的那些老人早就步入晚年,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不了解什么叫股票交易,更不懂得股票究竟是什么东西。

    交易所第一天开盘,上市的股票一共有八个,这八个股票后来也被称为「老八股」。

    这一天是周三,上午股票开盘,首个交易日的开盘指数是96.05点,下午收盘以最高99.98点收盘,全天的成交金额为49.5万元。

    这天,宋朝援特意去了一趟证券公司,在那边开了户,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宋朝援见证了沪海股票市场的开

    业和竞价,并饶有兴趣的直接参与了一把。

    由于这是国内股票市场的恢复开业,许多工作就连证券公司的人都在摸索过程中,一切都很简陋,竞价和成交大多都是靠着手工和电话进行沟通的,然后再把竞价直接写在黑板上进行公开。

    这种cao作模式倒和香江一些电视剧早期的股票市场有些类似,比如香江着名的电视剧《大时代》里就有这样的情节,穿着马甲的交易员肩膀夹着电话,飞快地填写单子并大喊着和其他席位交易员进行股票竞价,整个现场几乎如同拍卖行一般热闹非凡。

    这种情况,宋援朝也是第一次见到,前世的时候宋援朝也玩过股票,但这是1992年的时候了,1992年元旦后,国家发行了第一批股票认购证,一张认购证的价格是30元,这个价格可不低,而且按照认购证的中签规则,一旦没有中签,这30元等于是打了水漂。

    要知道1992年的时候,宋朝援的工资才仅仅120元,加上奖金也就150元左右。

    30元一张认购证,宋援朝一个月不吃不喝也只能买五张而已,那时候宋援朝有天下班恰好路过银行去取钱,看见一个年龄不小的大妈在银行门口哭天哭地地抹眼泪,周围还围观了一大群人。

    上前一问,原来是这个大妈前两天来银行存钱,也不知道是因为银行里的同志没和她说清楚呢,又或者是因为推销认购证有任务,大妈稀里湖涂地把原本要存进银行的六百元买了二十张认购证。

    回到家后没几天,当子女休息天去探望大妈时候才知道这个事,得知之后就埋怨起大妈来,告诉她这个认购证究竟是怎么回事,知道情况后的大妈顿时就慌了神,连忙跑到银行来退认购证,可已经卖出去的认购证银行哪里肯退?这不大妈眼见着自己的钱就这样成了一堆「废纸」,不由得就坐在银行那边哭边骂了起来。

    宋援朝听了大妈的遭遇,对于银行的工作人员很是不满,当即帮着大妈和对方交涉,可银行那边非但不退钱给大妈,还说了些阴阳怪气的怪话,气得宋援朝肺都要做炸了。

    尤其是银行一个工作人员冷言风语说既然宋援朝这么好心,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去帮大妈呢?反正他们银行卖出去的认购证退是绝对不可能退的,如果宋援朝真心要帮,直接把大妈的认购证买下来得了,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么?

    再说了,这个认购证是国家发的,谁说就会亏了的?说不定买下来就赚钱了呢。宋援朝买了,既做了好事又赚了钱,何乐不为呢?

    这些话旁观的人群都表示是胡说八道,有这样的好事你们银行都人为什么不自己买?非得忽悠大妈去买?现在说这些,纯粹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忽悠人家年轻人好心呢。

    宋援朝也是气愤的很,但看着大妈一头白发,无奈又憔悴的模样,宋朝援心里突然想到了自己过世的父母。

    那时候,宋朝援刚离婚不久,自己单身一个人住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时也没什么开销,被银行的人这么一挑唆,宋援朝头脑一热就拿出存折当场取了钱,从大妈手里买下了这二十张认购证。

    大妈拿着钱对宋援朝千恩万谢,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和看傻子一样看着宋援朝,而围观的人群中大多数觉得宋援朝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冲动了,帮人是没错,可也不能把自己搭进去呀!六百元呢,这可是普通人小半年的工资,就这么花出去了实在是可惜了。

    做了这个事后,宋援朝也没放在心里,回到家就把这些认购证丢在了抽屉了,时间一久差一点就忘了这个事。

    两个月后,3月2日认购证开始摇号,第一次摇号中签率是10.3%,这时候宋援朝看了报纸才想起这个事,找出那些认购证查了查,发现自己居然中了两个号,然后就带着认

    购证特意去了证券交易所询问购买股票的事宜。

    谁想到了证券交易所,宋援朝才知道两个多月前无人问津的认购证居然成了香馍馍,因为认购证的购买率实在太低,后来宣布调整了摇号中签的比例,而且不是一次摇号就完事,而是可以摇四次号,中签率也逐步上升。

    现在,一张已经中签的认购证已经从最初的30元涨到了3000多元,甚至有人愿意出4000元购买。如果谁手上有连号认购证,价格还能谈,最高可以达到近5000元一张。

    听到这个消息宋援朝是惊得目瞪口呆,这样算下来自己手里的二十张认购证如果按照4000元左右的价格来计算的话,不就是足足八万元么?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要知道1992年的时候,市区的房价才多少钱?八万元的价格,可以在市区买一套非常不错的房子了。

    因为这个事,让宋援朝对股票起了一定的兴趣,他没有马上把手里的认购证给卖了,而是去了证券公司打听了股票究竟是怎么交易的。

    了解情况后,宋朝援拿出了积蓄用中签的认购证购买了原始股,后来几个月里,他手上的认购证陆续中签,直到8月10最后一次摇号结束,他手里的认购证中签率达到了90%,除去因为资金不足卖掉了几张外,其余都购买了原始股。

    接着两年里,宋援朝靠着手里的原始股赚了不少钱,哪怕那时候正好经历了1992年的股市大跌,可原始股依旧是获利丰厚的。等到1993年左右,股市开始渐渐回暖,宋援朝手里的股票价值就更高了。

    那时候,宋援朝每天上班还拿着摩托罗拉中文机看股市呢,包里经常放着一本关于cao作股票的书籍,至于证券报什么的,更是每期都买,电视打开就找寻着股评节目,津津有味地研究什么股市走势呀,k线图呀之类的玩意,甚至弄了个本子在家里记录自己购买的股票每天开盘收盘价,画着走势图研究分析这些股票究竟是打开了上涨通道还是即将要下跌……。

    那段时候,宋朝援几乎和着了魔一样,和同事聊天三句不离股票,开口闭口也全是股票术语,仿佛化身股票专家那样头头是道。可惜的是,赚钱的好日子不长,亏损的日子更久,理论研究的再好也是白搭,宋朝援未来几年里在股市的战绩惨澹到实在是拿不出手。

    反正一句话,买啥跌啥,卖啥涨啥,不买不跌,一卖就涨……。

    到1996年左右,宋援朝前前后后一算,把当年通过购买认购证和原始股赚的那些钱已经亏的差不多了,甚至还往里面贴了不少,这个结果让宋援朝灰心丧气,一气之下把手里的股票全部抛光,再也不碰这个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