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建学堂的打算
书迷正在阅读:全球OL改版:我在荒岛养宠被直播了、宇智波的一己之见、离婚后,夫人她走上人生巅峰、龙吟细听NPH、十日谈(囚禁 强制)、目睹杀人现场后(强制爱)、战队让背锅,而我选择当叛忍、英灵时代,十连保底、满级大佬她在星际财源滚滚、女配她穿进西幻变成万人迷番外
大明门和前门之间的江米巷依然忙碌而拥挤,作为京城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这里总是那么的喧闹。 但却又比往日少了些什么。 少了要饭的乞丐和难民。 为了应对鼠疫,在常宇的建议下朝廷开始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以及隔离人群,那就是不允许难民和乞丐进入内城,在宣武门和正阳门以及崇文门三个城门口有官兵把守分流。 有人会问如何分辨城中百姓和城外难民? 简单的很,难民和rou丝和平常老百姓的气质和打扮一望便知。 更重要的是,城中严禁乞讨,兵马司的人一旦发现有乞讨的要么就打一顿驱逐出去要么就把你关起来。 所以一开始还有混进去的,到后来就没人找不自在的了。 虽说城中富绅豪门多,但外城有京城最繁华的娱乐一条街啊,每天都无数大老爷在此流连忘返一掷千金,运气好的话就能讨到赏,而且外城的店家也多总能讨到些剩菜剩饭垫肚子。 除此之外朝廷及一些有善心的豪门设的粥棚也在外城,虽说因粮食短缺如今的粥棚一天只供应一顿,且越来越稀但总能吊口气不至于饿死。 一掷千金的寻欢客,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每日一供的粥棚,加上内城的严格执法成功的让难民隔离在外城,至于对防治疫情到底有没有帮助谁也说不上,但至少减少了内城的风险。 常宇和宋洛玉穿过正阳门到了外城,举目四顾顿时就有一种异样,人少了很多,很多! 这几个月京畿一带兵祸不断天灾一波接一波,零食失收百姓流连失所,周边如延庆,昌平,顺义的老百姓只能王京城来逃难活口,据说连保定府的人都跑到这儿来了…… 成千上万的百姓将外城挤得水泄不通,在城外搭建的窝棚更是连绵数里。 京城早就成了难民营。 昨日常宇回京时,还没入城就被大批难民围着乞讨,甚至差点一度进不了城,待进了城也没好到哪里去,若非有亲侍随扈他甚至觉得都有可能被抢劫。 可眼下一眼望去,往日的丐帮大军仅余寥寥且多是老弱病残甚至连妇人都少见…… 咦,宋洛玉满头雾水。 但常宇却知道人去哪了。 眼下朝廷需要大量劳动力去栽培红薯和土豆,耕地,翻土,栽种,浇水,施肥,几十万斤的种子几千亩地要在短短时间内完成播种,工程量极大,劳力的需求量也大。 但是,京城这会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而且非常之廉价。 廉价到只需管饭。 所以一大早,锦衣卫衙门的人就到外城吆喝了,一传十十传百,随后大批男女劳力顺着通惠河去往通州。 通州紧邻大运河土地肥沃又便于浇灌,皇庄在那边也拥有大片土地,足够消耗三分之一的种子,余下的则可在通惠河以及城北的温榆河,清河河畔寻良田种植。 一般沿河靠水的良田都在勋贵手里头,但这一次常宇不管是谁的地,只要空着他就要种,而且这种事不用他出面,今儿一早崇祯帝已召集京中勋贵议此事,相信没人会反对,反正空着也是空着,让他种一季换些种子也值,何况这大饥荒节骨眼谁要是反对那就是不上道,能舆论给骂死。 大批难民前往通州去耕种,让北京城压力顿减了许多,首先城中没那么拥挤和喧闹,其次常宇也有心借此机会将难民朝通州分流。 通州城几个月前被鞑子给屠了城几成废墟,眼下正好趁机将难民安置其中,只要给予适当的政策照顾,常宇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在此扎根繁衍,用不了多久,这个码头重镇又会繁荣昌盛起来。 以常宇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很多事已不用亲力亲为,便如这次推广种植番薯和土豆应对饥荒的事,他和崇祯帝商议好,然后便交给锦衣卫来执行命令,同时委派农业专业宋应星全权负责。 “爷,赏点银子吧”常宇背着双手正沿街往西走时,便被十来个衣衫褴褛的小孩给围住了,身后宋洛玉眉头一皱便要向前驱赶时常宇轻轻摇摇头,掏出身上碎银全都赏了,小孩们乐开了花,嘴里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乞讨总非长久之计,为何不寻些事做”常宇问拿个领头的孩子,看上去有个七八岁。 “俺们也想找些事赚口饭吃,可是用工的都嫌俺们小不用,连官府都不用说浪费粮食……”。 常宇微微叹息,心中想着城中至少有数千儿童,总这般流浪下去倒也不是办法,得想个办法安置一下,但一时却也无计。 毕竟不可能白养着啊,那可是数千张嘴。 “小孩子能做些什么工呢?”常宇皱眉嘀咕着,宋洛玉叹息一声:“偷鸡摸狗拔蒜苗,再大了些估计就会抢了”只是她这随口的一句话却让常宇陷入了深思。 在后世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两代人的掌中宝,学校课堂游乐场自由的成长,但这个时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出身富绅豪门,根本没几个有机会读学堂,更多是自小就精通各种家务和农务。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这话可能让人觉得俗气可笑,但细想之下,难道不是么?一个国家的未来和下一代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 便如眼前这一代孩子,他们目不识丁无一技之长,即便熬过这场饥荒大难不死,但未来又是什么,要么成为惯偷,强盗,要么传承父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就是他们的未来,同样也是国家的未来! 但若他们能入学堂读书识字,开阔视野之后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的话,那国家同样也会大放异彩。 所以,常宇决定要办学堂,其实他一早就有这个打算和准备,奈何被几场兵祸给搅和了,眼下难得不用外出打仗,那边好好搞搞教育吧。 可建学堂要花钱,请老师要花钱,养这帮孩子也得花钱。 钱钱钱…… 这种事搁在别人身上自是头都大了。 但常宇心里已有了计划,钱对他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并非他有钱,而是他能弄到钱,多了没有但筹办个学堂绰绰有余。 而且他也打定主意,要建就建新式学堂,读书识字是基础但不决不是唯一,虽不能说读书人完全无用,但是只读那些四书五经你丫就是研究的再透彻,分析的再明白又有个卵用,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所谓科教兴国,是时候将数理化放在c位了,虽不指望能一步登天,但至少先普及些基础知识,至于能否所为便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常宇也知道,一旦自己的这个计划拿出来,会引起很大的议论性,毕竟在古代化学物理什么的都被一概而论的称为旁门左道,不是主流学术,这时候还是看谁研究的文学思想研究的好才是大佬,数学也才仅仅刚接近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