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小说 - 言情小说 - 小地精三岁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3

分卷阅读453

    咋这么笨呀,“当然是春月姐啊,她出现在电视上啦!”

幺妹立马头也不回的跑了,她春月jiejie三年前就参与拍摄的终于播出了,这是她上个月打电话回来说的,大概就在这几天,一家子等啊等,盼啊盼,终于上一部电视剧剧终了,本以为昨晚会播出,可昨晚播的却是新闻宣传片。

“你看见了吗?”她一面跑一面问。

“没,还没来得及看呢,我第一个告诉你。”

果然,听说春月上电视了,所有人把电视机围个水泄不通,大家一个个老花眼远视眼的居然搬着小板凳凑电视机前,仿佛凑得越近,就看离春月越近,甚至崔老太还伸手摸了一把电视机,仿佛在摸她的孙女。

王二妹眼泪都下来了,“我知道娘惦记春月,快了,她不是说元宵节能回来嘛,快了。”

做家长的就是这么矛盾,孩子不出息吧,发愁,孩子太出息,春月比春晖还不着家,有时候一年,有时候一年半才能回一次家,王二妹又更发愁了。

尤其现在,丈夫和双胞胎闺女都不在身边,她这颗中年妇女的心更是无处安放,不知道要正好更年期也提前来了还是怎么着,她最近是看啥啥不爽,上千平的大房子不回去住,依然住在幺妹家。

而刘惠也跟她一样,自家装修豪华的大房子不住,仿佛在幺妹家才有“家”的感觉。这下可好,妯娌俩时不时又要拌两句嘴,搞得家里热闹得很。

崔老太知道她的难处,也尽量不说她,只是拍拍她肩膀,“好好好,快回来就好。”

“嘘……别说话,开始啦!”

在一阵江湖儿女荡气回肠的歌声里,“第一集”三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上,把一块花里胡哨的电视机屏幕衬得奇奇怪怪。

这可就是刘惠的功劳了,她不知道从哪儿学人家,花五块钱买来一块彩纸,贴在电视机屏幕上,就能看“彩电”了!可这种彩纸还不如给照片上色的技术呢,好好的人被弄得歪歪扭扭,不该着色的地方五颜六色,该着色的地方却一片黑白。

反正幺妹是欣赏不来。

当然,这也不妨碍刘惠炫耀她是勤俭持家过日子小能手,别人上千的彩色电视机她五块钱就搞定了,你就说她得意不得意吧!

所有人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视机,但凡出来个女性角色,无论小姐还是丫鬟,他们都要好好打量,仔细分辨,这是不是春月。然而,今晚是注定要失望的,第一、二集只出现男主小时候,连女主都没出现,更别说女二身边的丫鬟了!

第二天,守电视机跟前的不止崔顾两家人,还多了二三十个苏家沟的孩子,都是高玉强叫来围观他姐荧幕处女秀的,好家伙,那屋子都挤得没处下脚了,甚至独行侠胡峥也来了。他也不说话,也不拿东西吃,就睁着两只大眼睛,跟在高玉强身后,屁颠屁颠的。

当然,因为家里太吵,又不想错过春月jiejie的出场,幺妹的回忆临时推迟到明天下午七点。跟挣钱比起来,明显是春月jiejie更重要呀!

然而,她还是失望了,今晚的剧情也是没有jiejie的一天,大家这才意识到春月说的“有点剧情但不多”是啥概念,这压根就是随便露个脸啊!

顾学章在两天夜以继日的补课后,终于搞明白报纸上说的“珠三角”是啥意思了,但他更好奇的是,衢州跟珠三角有什么关系?他已经仔细的查过地图,衢州位于浙江省,地理位置跟珠三角基本不沾边的啊。

“爸爸,因为城市群属于珠江流域,所以叫珠三角,那是不是咱们也可以有长江三角,黄河三角,金沙江三角呀?”

黄柔没忍住,乐了,“你可别为难你爸了,他连金沙江在哪儿都不知道。”

顾学章不好意思的挠头,可不嘛,他本来也不是博学多才的,这几年看报好容易积累下来的文化知识,就没一天不被老婆和闺女吊打的。

黄外公看着地图,琢磨半晌,“幺妹的意思是,咱们赌一把,看衢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珠三角’城市群一员?况且它离台湾直线距离也不算远,水路的话……”

幺妹狠狠点头,她就是这么想的。她就知道外公肯定能理解她的意思,还能帮她说服爸爸。

可老爷子看了会儿地图,拿过去横竖比划半晌,又用铅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忽然道:“那咱们不如选温州。”

幺妹一愣,“温州……吗?”

她对这个城市没啥特别的印象,只隐约记得这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城市,没机场,没铁路,现在通没通铁路还不知道,反正至少三年前她了解的时候是没有的。这样的城市开批发市场,她不敢想。

“等着。”黄外公起身,回房从自己旅行箱里掏出一本笔记本,那都是他跟老友们联络感情时随手记录的,有的是偶然间很有灵感的一句话,一个词,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灵感触发的符号。

黄柔一看,乐了,终于知道闺女不像她像谁了,像她外公呢!

她小时候见过的爸爸的笔记本就是这样,有时甚至只是一张报纸,密密麻麻弯弯曲曲圈圈点点,跟密码似的。幺妹从小就爱在本子上“乱写乱画”,可不就遗传了嘛!

黄外公指着一个圆圈,圆圈上打着两个小小的“×”,问幺妹:“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幺妹凑近,十分认真的看了许久,忽然灵机一动:“是钮扣吗外公?”

老爷子哈哈大笑,摸摸她脑袋,闺女跟外孙女比起来就是榆木脑袋。“对,前几天我听老同事说,温州现在个体搞得风生水起,听说去年注册执照的个体户达到两万多户。”

幺妹大惊,两万多户?!这是啥概念,整个阳城市也才百来家个体户,两万多那还不得是二百多个阳城市的规模?!可饶是如此,阳城市已经算石兰省发展仅次于省城的“大”城市了。当然,那只是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中国人谨慎惯了,对于新鲜事物多采取观望态度,看着第一批申请执照的人抬头挺胸安然无恙了几个月,今年申请的人成指数增长,说不定阳城市也破五千了呢?

然而,阳城市破五千,温州或许就破五万了!

幺妹十分好奇,“他们都做什么呢外公?”

“温州多以家庭手工业小商品为主,精细化、专业化很强,就像这纽扣,温州人就能做出多种花样,还能做出一条纽扣街。”

幺妹恍然大悟,把某一种商品单独集中到某条街道或者区域,这跟他们的批发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他们是主动建立场地,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商户入驻,而温州的纽扣一条街则多是自发的,农村家庭妇女为主的。

可以想见,如果把蛇口批发市场复制过去,绝对是一个明智选择。因为那里有更集中的劳动力